一个从来不会喊累的“铁人”——记第七届吉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张影

时间:2021-10-27 来源:蛟河党建







“我是农民的儿子,对农业工作非常热爱。既然组织信任我,我就必须把工作做好。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农民增收、致富,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这是第七届吉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获得者、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发展处处长张影对自己的总结。初听这些话语,似乎太过平凡、质朴,但在不断深入的采访中,记者却一次次受到心灵的震撼。在平凡的岗位上,张影30年如一日践行着自己的初心。正是这日复一日的点滴“平凡”,才累积、铸就了他的“不平凡”。

情系三农 任劳任怨

1991年,20岁的张影刚从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就来到市农业农村局工作。30年来,踏实肯干、认真负责的张影,先后在农业市场信息、政策法规、农村能源、农业环保、小城镇建设、县域经济突破、新农村建设、乡村产业发展等处室工作。30年来,心里始终装着农民的张影从没耽误过一天工作。

今年年初,张影改任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发展处处长。刚到畜牧发展处,张影就迎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的决策部署,全力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艰巨任务。“彼时的我市肉牛产业受肉牛养殖资金投入大、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率低以及产业化发展起步晚等因素影响,发展存在着明显短板和不足。”从接受任务开始,他就一直奔波在基层调研,最多时一天要跑3个县(市)。一番“望闻问切”后,他全面掌握了我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进一步明确了重点任务和发展目标。为计长远,需政策加持。随后,《关于推进吉林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吉林市“秸秆变肉”工程实施方案》《“十四五”时期畜牧业产值实现翻番目标的具体实施意见》等一批凝结着张影及同事们心血和汗水的规章制度相继出台,全市肉牛产业从此步入发展快车道。目前,我市肉牛发展到95.4万头,同比增长20%,位居全省前列。

熟悉张影的市农业农村局干部付志岩告诉记者,他眼中的张影,似乎是一个从来不会喊累的“铁人”。2017年“吉林市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杭州展销及现代农业项目推介会”在杭州举行。此次活动共邀请域内域外知名企业247户、400多人参会,展出大米、食用菌、杂粮杂豆、玉米深加工食品、酒、肉六大类165个品种。为确保推介会能够充分展示我市农产品的优势和特色,张影对推介会的总体方案数易其稿,连续多天通宵加班完善展会各环节设计。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张影一连多天没回过家,不敢耽搁一分一秒,努力工作。白天,他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稳产保供、调度休闲农业企业停产停业情况、组织开展重点农业企业融资需求调查、协调重点农业企业捐资捐物支持抗疫工作、深入村屯督导防控。晚上,他来到社区卡点参加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值守。每到一处,他都细心询问和检查值班情况,有无身体不适人员?排查对象有无缺漏?值班人员身体状况如何?物资是否短缺?防控知识是否宣传到位?回忆起这些年与张影相处的点点滴滴,付志岩语气中满是敬佩和心疼。

舍家忘我 大爱无私

在“90后”同事王婉琳眼中,张影是不管刮风下雨都下乡,前一天加班到深夜两三点,第二天仍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忙碌着。在他的领导、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宏利眼中,张影在工作中任劳任怨、贪黑起早,从不对组织提要求,是全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三农战线上的好干部。但在他的妻儿眼中,他却是一个并不称职的丈夫和父亲。

市农业农村局干部郭建峰告诉记者,今年开始,我市全力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半年多的时间里,张影始终处在加班加点、深夜才“回家看看”的工作常态中。一天,张影突然接到妻子的电话,说她头晕厉害。抽不开身的张影让妻子找亲戚陪同去医院,随后就挂了电话。忙到深夜回家,张影才得知妻子在家发生了休克,幸亏亲戚及时赶到才没出大事。满心愧疚的张影答应第二天陪妻子做详细检查。结果第二天上午,接到单位电话的张影给正在等待做B超的妻子扔下一句“单位有急事,下午再领你看”,就急匆匆赶回了单位,却一忙就又到深夜。

 “孩子今年已经25岁了,马上就快上班了,我没怎么管过。妻子前几年还常常问问我回不回家吃晚饭,后来干脆就不问了,因为十次有九次我都回不去。”张影说,他心里对家人很亏欠,但农业工作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事关百姓饭碗,他不敢有丝毫耽误。

面对工作义无反顾、面对农民毫无保留,30年来,张影始终挑重担在肩头,装责任于心间,视事业为生命,用平凡而不凡的点滴书写着人民公仆的无限忠诚。

江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俊峰

来源:吉林乌拉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