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市委书记靳明主持召开全市乡镇街产业发展及村集体经济壮大工作推进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威,市政协主席郝玉智,市委副书记黄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丽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凤伟、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吴振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继亮,市委常委、副市长王英武,副市长王媚春、滕慧阳、董明刚,市委办、组织部、农业农村局、文广旅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财政局、发改局、畜牧局、林业局、税务局、自然资源局、供销社主要负责同志,各乡镇街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白石山镇、新站镇、黄松甸镇、天北镇、新农街、前进乡、庆岭镇等乡镇街2025年产业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谋划和推进情况的汇报。
会议强调,要认清形势、找准差距,以更高站位扛起发展责任。要从政治责任的高度抓推进,主动担当、攻坚克难、积极破题,做好乡村全面振兴这篇大文章,真正实现兴业、强县、富民的目标。要从群众期盼的维度抓突破,切实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快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进一步推动完善村部、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要从区域竞争的视角抓谋划,主动对标周边县域乡镇,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在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实现跨越式发展。
要聚焦重点、靶向发力,以更实举措推动提质增效。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的原则,走差异化、特色化、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一方面,要坚持“一镇一业”定方向,“三产融合”并驱促发展。要向产业定位要思路,立足全市产业布局,深入分析本地的资源、区位、市场等优势,找准自身定位。要向融合发展要动能,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培育本地精深加工企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要向品牌效应要效益,发挥好资源优势,挖掘好品牌价值,打造好特色品牌,实现农特产品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要深耕“一村一品”创特色,“示范引领带动”促振兴。要敢于转变思路,学习先进地区产业发展、市场运营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因地制宜转化为发展本地特色产业的强劲动能。要坚持“以销定产”,系统梳理、充分调研、科学规划村级产业,避免跟风、降低风险,做到不越边界、不踩红线。要盘活闲置资源,积极引导村干部盘活村集体闲置的土地、厂房、林地等资源,通过租赁、入股、托管等多种方式,实现“变废为宝”。要坚持因地制宜,根据每个村的基础不同,因村施策,推动强村带弱村,提升村集体造血能力。
要压实责任、强化保障,以更强合力打好发展攻坚战。要拧紧责任链条,层层传导压力。增强经营意识,对产业项目和村集体经济进行全程跟踪服务,一抓到底,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取得实效。要强化政策护航,破解要素制约。进一步整合涉农资金,优化资金配置,加大与金融机构合作力度,对特色鲜明、前景好的产业项目和村集体经济给予优先扶持。要严格考核问效,树立鲜明导向。将产业发展和村集体经济纳入乡镇班子考核和村书记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对工作成效显著的乡镇街和村给予表彰奖励,对连续滞后的乡镇街进行约谈提醒,督促整改。要党建引领聚合力,先锋示范促振兴。充分发挥镇村两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鼓励村屯党员带头入股、带头创业,带领群众共同参与村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将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聚焦在产业发展上。要深入挖掘一批产业兴旺、强村富民的典型案例,通过各类媒体平台,以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推广,营造各乡镇街、各村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来 源:蛟河市融媒体中心
记 者:朱 丽 魏 宇
编 辑:朱 丽
初 审:马 佳 杨 冰
复 审:闫兴刚
终 审:刘耀东
总监制:李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