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蛟”】5月20日《江城新闻》丨蛟河市:保护性耕作助推农业绿色转型

时间:2025-05-21 来源:雾凇融媒APP

蛟河发布引导标识.jpeg

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范围推广,不仅为耕地筑牢了生态屏障,更探索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并进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成为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金钥匙”。

近日,记者在天岗镇福甜家庭农场看到,免耕播种机穿梭覆盖着秸秆的田垄间,精准播撒种子与化肥。2025年,为进一步提升玉米产量、促进农民增收,农场采用条耕技术开展春播作业,以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生产。

蛟河市农机总站工作人员介绍,保护性耕作包括原垄种、宽窄行以及条耕技术等模式。条耕即通过局部耕作的方式,在保留大部分地表覆盖物的同时,对播种带进行深松浅耕,既减少土壤扰动、保护土壤结构,又能改善种子萌发环境。秸秆覆盖如同给土地穿上“防护服”,配合条耕技术,不仅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还显著改善了土壤墒情。较传统耕作减少机械进地次数,大幅节省了人力物力。

新农街道幸福源家庭农场场主李进波在引入保护性耕作技术后,不仅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更让玉米产量大幅跃升。

眼下,保护性耕作正以蓬勃之势,在蛟河黑土地上奏响绿色发展强音。这项技术既是守护耕地健康的“生态密码”,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截至目前,蛟河市共实施保护性耕作18.2万亩。

原标题:蛟河市:保护性耕作助推农业绿色转型


来 源:雾凇融媒APP

编 辑:马 佳

初 审:马 佳 杨 冰

复 审:闫兴刚

终 审:刘耀东

总监制:李堂东

2025.2.28-文明创城 你我同行.jpeg蛟河融媒平台矩阵.jpeg看见蛟河下载海报.png